曼谷設計週(Bangkok Design Week,簡稱BKKDW)自2018年創辦以來,已成為東南亞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盛事,由泰國創意經濟局(Creative Economy Agency,CEA)主辦,旨在透過設計與創意推動曼谷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「設計之都」。從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全球影響力,BKKDW不僅展示泰國的創意能量,也活化城市空間,促進經濟與文化發展。本文將回顧2018至2025年間曼谷設計週的視覺設計(包含主視覺、場地設計與周邊產品)及活動特色,展現其如何從在地出發,逐步走向國際。
2018:啟航之年 – 「The New-ist Vibes」
視覺設計
-
主視覺:2018年的首屆BKKDW以「The New-ist Vibes」為主題,主視覺採用鮮明的泰式色彩(如紅、黃、綠),融合現代字體與傳統泰國圖騰,象徵新舊交融。設計強調動感線條,呼應曼谷作為創意新樞紐的活力。
-
場地設計:活動集中在Charoenkrung、Klong San、Sam Yan、Rama 1及Sukhumvit五個區域,利用老城區的倉庫、老宅與現代空間,打造對比鮮明的展示環境。例如,Charoenkrung的舊倉庫被改造成臨時展覽空間,搭配工業風燈光與木質結構,突顯「新舊共存」。
-
周邊產品:首屆周邊以實用為主,包含帆布袋、筆記本與貼紙,圖案多為曼谷地標(如大皇宮)與抽象線條結合,簡單卻具辨識度。

活動特色
-
首屆BKKDW吸引約40萬訪客,聚焦推廣本地創意企業。活動包含展覽、設計市集與工作坊,主題圍繞如何透過設計提升城市生活品質。
-
亮點包括Charoenkrung的「創意街區計畫」,將老街區轉化為展覽與快閃活動空間,吸引年輕設計師與遊客互動。
-
與泰國創意設計中心(TCDC)合作,舉辦設計論壇,邀請國際講者探討城市創意經濟的未來。

2019:在地深耕 – 「Creative Charoenkrung」
視覺設計
-
主視覺:以「Creative Charoenkrung」為主題,主視覺延續2018年的泰式風格,但加入更多街頭藝術元素,如塗鴉風字體與手繪插圖,突顯Charoenkrung區的藝術氛圍。
-
場地設計:活動擴展至更多老城區,Charoenkrung的舊建築被點綴以霓虹燈與互動裝置,創造夜晚探索的沉浸式體驗。部分場地(如郵局大樓)融入投影藝術,展示動態視覺。
-
周邊產品:新增T恤與明信片,設計融入曼谷街頭元素(如嘟嘟車與街頭小吃攤),色彩更鮮豔,吸引年輕族群。

活動特色
-
活動聚焦Charoenkrung區,推出「Made in Charoenkrung」市集,展示本地手工藝與設計品牌。
-
首次引入「夜間設計導覽」,帶領訪客探索老城區的隱藏創意空間。
-
舉辦跨界工作坊,如結合泰國傳統織布與現代時尚設計,促進文化傳承。

2020-2021:疫情下的轉型 – 「Resilience & New Normal」
視覺設計
-
主視覺:受疫情影響,2020與2021年的主視覺轉向數位化風格,使用柔和色調與流動線條,象徵適應與韌性。2021年加入模組化圖形,傳達「新常態」下的靈活性。
-
場地設計:因防疫限制,活動結合線上與線下模式。實體場地(如Yaowarat與Talat Noi)採取開放式空間設計,確保社交距離,並以戶外燈光裝置與QR碼導覽增強互動性。
-
周邊產品:推出防疫主題周邊,如設計感口罩與消毒噴霧瓶,圖案融入泰國傳統花卉與現代幾何元素,兼具實用與美觀。

活動特色
-
2020年推出線上展覽平台,展示虛擬設計作品,吸引國際觀眾。
-
2021年以「New Normal」為主題,聚焦永續設計與數位創新,包含循環經濟工作坊與AI設計論壇。
-
活動擴及Yaowarat,舉辦「唐人街美食設計展」,結合美食與視覺藝術,提升在地文化能見度。

2022:國際認可 – 「Co-Create the City」
視覺設計
-
主視覺:隨著曼谷獲UNESCO「設計之都」認證,主視覺採用大膽的撞色與城市天際線剪影,展現曼谷的現代化與創意自信。字體設計更具未來感,融入數據視覺化元素。
-
場地設計:活動擴展至Phra Nakhon與Bang Lamphu,場地設計強調「共創」,如在Khao San路設置互動藝術牆,邀請訪客即興創作。Hua Lamphong火車站改造成臨時展覽空間,融入鐵路元素與現代燈光。
-
周邊產品:新增文創商品如馬克杯與鑰匙圈,設計融合曼谷地圖與創意符號,強調城市連結感。

活動特色
-
活動強調跨界合作,推出「Prompt Park」計畫,與荷蘭大使館合作,將高速公路下空間改造成公共公園,展示永續城市設計。
-
舉辦國際設計競賽,吸引亞洲與歐洲設計師參與,主題聚焦城市空間再造。
-
經濟影響顯著,累計創造約31.98億泰銖效益,訪客達251萬人次。

2023-2024:城市活化 – 「Livable Scape」
視覺設計
-
主視覺:2024年以「Livable Scape: The More We Act, the Better Our City」為主題,主視覺採用有機線條,強調永續與宜居城市。動態視覺(如GIF)廣泛應用於數位宣傳,增加現代感。
-
場地設計:活動擴及15個創意區,場地設計注重環境友善,如Pak Khlong Talat的花市融入花卉裝置藝術,Bang Pho區則以回收材料打造臨時展台。
-
周邊產品:推出永續主題周邊,如竹製筆記本與可重複使用的水瓶,設計融入泰國自然元素與幾何圖案,兼顧美學與功能。

活動特色
-
2024年活動涵蓋350+個節目,包括「1+1=3」計畫,由Gadhouse將廢棄包裝與塑膠瓶蓋轉化為音樂相關產品,推廣循環經濟。
-
荷蘭大使館合作的「When We Cycle」紀錄片放映,探討自行車友善城市的可能性。
-
活動吸引約30萬訪客,創造5億泰銖經濟價值,進一步鞏固曼谷的設計之都地位。

2025:正向崛起 – 「Design Up+Rising」
視覺設計
-
主視覺:由PBBO設計,主視覺以「Design Up+Rising」為靈感,採用明亮橙色與紫色漸層,搭配動態幾何圖形,傳達樂觀與前進的能量。設計融入數位像素感,呼應跨界與科技融合。
-
場地設計:活動橫跨七大區(Charoenkrung-Talat Noi、Yaowarat-Song Wat、Pak Khlong Talat、Phra Nakhon、Bang Lamphu-Khao San、Hua Lamphong、Bang Pho),場地設計強調互動性,如Phra Nakhon的「Mega Mat」大型地墊,邀請訪客休憩與創作。
-
周邊產品:由設計品牌MORE推出永續產品線,包括燈具、桌子與杯墊,材質採用回收資源,設計簡約現代,融入泰國傳統工藝元素。

活動特色
-
活動分兩階段(2/8-16與2/15-23),涵蓋350+節目,包括展覽、講座、音樂表演與城市導覽,強調「樂觀設計」與「跨界創新」。
-
「Urban Ally」計畫在Phra Nakhon推廣包容性設計,打造無障礙公共空間。
-
預計吸引40萬訪客,進一步推廣泰國軟實力,連結食品、時尚與音樂等產業。

總結:視覺與活動的演進
從2018年的探索到2025年的全球影響,BKKDW的視覺設計從泰式傳統出發,逐步融入現代與數位元素,反映曼谷從在地文化到國際設計中心的轉型。場地設計從老城區的活化到永續空間的打造,展現設計如何改變城市面貌。周邊產品則從簡單文創走向永續與功能兼備,成為訪客的實用紀念。
活動內容上,BKKDW從推廣在地創意到聚焦全球挑戰,涵蓋居住、福祉與商業三大面向。透過展覽、工作坊與市集,活動不僅吸引超過175萬訪客,也創造13.68億泰銖經濟價值,成功將曼谷推向國際設計舞台。展望未來,BKKDW2026的「DESIGN S/O/S」主題將繼續以設計為武器,應對危機,開創更具韌性的未來。